在新千年的第一個10月,《今日重慶》出版了第1期試刊號,20年間,《今日重慶》已經出版了305期。我們開始一系列回訪,選取我們曾經采訪過的20位人物,以他們的視角和經歷,看這20年的變化,并以此為起點,開啟新的旅程。
20歲,我們正青春,我們的面前是一片星辰大海。
張亞雯:從世界冠軍到總教練
《今日重慶》2006年第3期人物報道《世界冠軍的重慶往事》
張亞雯翻看《今日重慶》14年前的報道《世界冠軍的重慶往事》
張亞雯,原國家羽毛球隊主力隊員,國家羽毛球隊女隊隊長,重慶首位羽毛球世界冠軍、奧運會獎牌獲得者!督袢罩貞c》2006年第3期人物報道《世界冠軍的重慶往事》講述了張亞雯一些鮮為人知的重慶故事。
10月16日,渝北區全民健身中心,張亞雯目不轉睛地盯著球場上的小隊員。
“你今天是怎么了?一樣的球都丟了多少次了。”張亞雯的聲音很輕,但面對她的責問,這個只有10歲的重慶市羽毛球專業隊(渝北隊)的小隊員顯然有些緊張。
2006年,本刊記者采訪張亞雯時,她還是一名現役運動員,正在備戰北京奧運會。今年再次見到張亞雯時,她已經完成了多個身份的轉變。
指導小隊員技術要領
訓練時,張亞雯要求隊員們必須全力以赴
從副處長到總教練
退役后,張亞雯在重慶市體育局競技處擔任副處長。2015年,她向單位遞交了辭職信,開始了“生命中的第二次起跑”——創辦自己的羽毛球培訓俱樂部。
張亞雯和重慶交通大學合作,把俱樂部的場地定在了交大的羽毛球館。那年夏天,施工改造后的交大羽毛球館開門迎客,場館外墻上多了一行大字:張亞雯羽毛球培訓俱樂部。
羽毛球培訓俱樂部辦得順風順水,直到今年受疫情影響而暫時閉館。但張亞雯沒有因此閑下來。今年1月,重慶市體育局和渝北區政府聘請張亞雯教練團隊作為重慶市羽毛球專業隊(渝北隊)的教練團隊,張亞雯擔任總教練。
說起這支羽毛球隊,張亞雯有些驕傲地說,“這支羽毛球隊是社會力量參與創立國家級運動隊的一次探索,同時也拉開了我們從俱樂部訓練模式向競技體育培訓模式轉變的大幕。”
今年5月中旬,隊伍集結完成,聚集了20多個在全國選拔的優秀苗子。其中有15名隊員已經在中國羽毛球協會備案、注冊,可以代表重慶參加全國性的羽毛球賽事。隊伍的管理、訓練等,都由張亞雯創辦的重慶雯羽體育文化傳播公司負責。
小隊員在球場上練習
球隊成立至今,張亞雯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工作日,張亞雯都會到場館里待上小半天。周末和節假日,她也是連軸轉。
“我希望隊員們能盡快成長起來,先在重慶拿到名次,再去沖擊全國性的賽事。當然,這個過程肯定很艱辛。”張亞雯說,這支隊伍的快速成長是她接下來的首要目標。
培養了50多名高水平隊員
訓練期間,不時會有隊員更換羽毛球。球場一旁的籃子里,裝滿了練壞的羽毛球。“從這些練壞了的羽毛球就可以看出,我們的訓練強度還是蠻大的。”張亞雯指著那些羽毛球說。
作為這支羽毛球隊的總教練,張亞雯還組建了一個專業的教練團隊,當中的不少人拿過全國羽毛球冠軍和重慶市羽毛球冠軍。
張亞雯告訴我們,總教練和教練的工作還是有些差別。剛成立自己的羽毛球培訓俱樂部時,張亞雯會從事一些私教工作。不過,隨著隊員人數的增加,教練團隊的成熟,張亞雯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球隊規范化、專業化教學體系的打造上。在張亞雯團隊的努力下,培養出了50多名高水平隊員。
指導小隊員技術要領
“做企業確實比做運動員累多了,什么事都要考慮到,要對隊員、員工、自己負責,所有訓練計劃都由我來統籌安排、把關。以前當運動員訓練是很苦,但每天想的也只有訓練。”張亞雯坦言。
為了讓更多人接受高水平的羽毛球培訓,張亞雯正在和一些中小學展開合作,希望用共建校隊的方式培養更多的好苗子。
在重慶七中,張亞雯教練團隊會利用每天下午放學后的一個半小時對校隊隊員做專業培訓,“效果很不錯,既不耽誤學生學習,也能夠訓練出一定成績。”接下來,張亞雯打算以類似方式和更多學校開展合作,讓羽毛球運動在山城全面開花。
帶動更多的人運動
這些年,重慶羽毛球運動氛圍變得越來越好,張亞雯感受頗深:“北京奧運會結束后那陣子,重慶專業的羽毛球場地很少,平時打球的人也不多,F在不同了,打羽毛球的人多,專業場地也多,就連羽毛球俱樂部也越來越多了。”
人們對羽毛球裝備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元化。張亞雯剛學羽毛球時,市面上見不到幾個運動品牌,只有家庭條件好的小孩,才能買到品牌貨。即使在國家隊,張亞雯也沒有過多地去關注裝備,“新拍子到手,隨手揮幾下,趁手就行。”
用壞的球具透露了隊員們的訓練強度
如今,張亞雯身邊打羽毛球的朋友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會向她咨詢裝備的問題。“半個月前,一個朋友問我到底是選納米技術制成的球拍,還是另一種高新技術制作的球拍。說實話,我還真不知道這些技術,而且我也搞不懂。”面對這些問題,張亞雯經常被問懵。
不過,張亞雯認為研究裝備未嘗不是好事,哪怕對業余愛好者來說,越來越多樣化的裝備選擇,也說明羽毛球的群眾基礎越來越好。
除了羽毛球,張亞雯也在推廣和參與其他體育項目。去年,她還加盟了重慶國際女子半程馬拉松,作為賽事合伙人領跑重慶女子半馬。張亞雯坦言,“我是一名重慶籍運動員,也是一名土生土長的重慶妹子,希望通過各種方式為重慶的體育事業盡一份力量,帶動更多的人運動。”
張亞雯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場館繼續拓展自己的培訓規模,不過她目前更看重培訓的質量,“在建設教練團隊的同時,我希望到更多中小學去推廣羽毛球運動,畢竟中小學人多,更能發現好苗子。”
文章丨高維微
圖片丨李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