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協力共筑西部(重慶)科學城生態屏障,“五區”聯動正式開啟。1月21日,西部(重慶)科學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協同發展框架協議簽訂儀式暨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聯席會在重慶高新區召開。會上,北碚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江津區、璧山區、重慶高新區生態環境局共同簽署了《西部(重慶)科學城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協同發展框架協議》,將圍繞生態共建、污染共治、風險共防、政策共商、資源共享五個方面加強聯動,助推科學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發展。
生態共建,旨在共筑科學城生態屏障。未來,科學城要建立健全跨界生態保護紅線管控協調機制,聯合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監督檢查,共同完善中梁山、縉云山生物多樣性基礎數據庫,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建設科學城生態水系,協同構建西部(重慶)科學城“一心一軸兩屏”的空間結構。
污染共治,旨在提升科學城環境質量。未來,科學城將建立梁灘河、大溪河、璧南河、璧北河等流域水環境協同治理體系,探索推進跨界協作河長制和跨界河流、水庫水量調度體系,實施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和統一調度。
風險共防,旨在保障科學城環境安全。在協議基礎上,各區將突出應急處置協商、會商、互助和配合,加強應急預案對接、應急資源共享、應急處置協作,共同防范重特大環境事件發生,確?茖W城生態環境安全。
政策共商,旨在統籌科學城綠色發展?茖W城將全面推行企業環境信用評級制度,落實排污企業黑名單制度,將環境違法企業依法依規納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依法向社會公開。
資源共享,旨在實現科學城優勢互補。下一步,重慶高新區將建設智慧環保——水利大數據管理信息系統,并接入各區現有智慧管理系統,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污染源、環境承載力等數據信息互聯互通。此外,各區還將確定生態環境監測信息公開事項和開放數據目錄,建立統一的生態環境監測信息發布機制。
文|張亦筑 實習生 程茵芷